close
DSC_6851_nEO_IMG


回到京都車站已經是下午五點左右,距離東本願寺關閉的時間只有半個小時,不過既然都來到京都,而且住的這麼近,再怎麼說也要來走一趟才不虛此行,從車站經過地下走來,就是昨天要到Tour Club的出口,一到地面就是東本願寺的角落。

DSC_6852_nEO_IMG
沒時間了,從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門先進去再說。

DSC_6853_nEO_IMG
回頭一看,圍牆的盡頭遠處聳立著的不就是京都塔嗎?新與舊在京都成了明顯的對比,卻又讓人感覺一點也不會突兀,彷彿京都已經習慣了這樣新舊包容的氣氛。

DSC_6857_nEO_IMG
東本願寺的大殿叫做御影堂正在修復中,工地的一角說明著工作進行的相關內容。

DSC_6871_nEO_IMG
仔細看這一張破損現狀圖,真的要佩服日本人做事的精神,左上角那一張屋頂的圖其實要說明的是屋瓦的破損情況,分別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出不同的破損程度,圖上把每一塊瓦片都做了調查,要不要猜猜看御影堂的屋頂有多少瓦片?答案是約175,000片,其中約74.1%受到"凍害",事先調查作業做到這麼仔細,真是值得學習。

上面東本願寺的連結也提供了修復的一些照片及說明,有興趣的人不妨連過去看看。

DSC_6855_nEO_IMG
右邊不是在蓋體育館喔,就是搭了個大棚子把整個御影堂保護起來,安全的在裡面進行維修。

DSC_6860_nEO_IMG
看到這裡一定覺得日本人對他們的古蹟保護的無微不至吧,但是,另一方面他們又鼓勵大家去親近古蹟,只要在底下脫了鞋子,每一個人都可以上到上面來參觀,這是御影堂左側的阿彌陀堂,今天人不多,大家都坐在地板上享受傍晚的休閒氣氛。

DSC_6859_nEO_IMG
阿彌陀堂的側面,想去哪就去哪,沒有人會阻止,隨時可以去親近它,而且這些廟宇其實並不是只是用來觀賞、憑弔的,它們都還是維持著一定的功能,讓它的善男信女進行著活動。

DSC_6865_nEO_IMG
少不了要來作個紀念。

DSC_6869_nEO_IMG
瑪麻也一起來拍張照。

DSC_6872_nEO_IMG
參觀時間到了,準備離開,離開前洗一下手。

DSC_6874_nEO_IMG
有動物來陪底迪洗手耶!

L1030641_nEO_IMG
這次要從大門離開。

DSC_6882_nEO_IMG
明天要離開了,再拍一張好了,不知道何時還有機會再來到京都。

DSC_6885_nEO_IMG
牆上寫了一句話,我還看不懂啦,瑪麻解釋給我們聽,也許長大一點我們更能體會吧。

DSC_6888_nEO_IMG
回Tour Club去吧,附近的路熟了,把拔盡挑小巷子鑽,京都的建築就是這樣的古老,充滿了一種不一樣的味道...不過這一間沒人住了啦。

只剩下明天一天,我的旅行就要結束,有點依依不捨的感覺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nnie0103 的頭像
    bonnie0103

    小小 のbonnie sky

    bonnie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